AI写作首次获得文学奖 人工智能会不会冲击文学的未来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4-08-20 09:35:25 点击数:

  近几年,关于AI(人工智能)写作的探讨屡屡受到关注。AI写作究竟是助手还是威胁,AI写作能不能取代专业作家?近日,一篇完全由AI写作的科幻小说《机忆之地》获得第五届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二等奖,这在文学史、AI史上都是第一次。

  AI写作的这篇科幻小说到底有哪些优劣之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AI写作这种文学现象?对此,新黄河记者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

  AI写作的科幻小说

  获得文学奖

  近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消息称,他使用AIGC写作的科幻小说《机忆之地》在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举办的第五届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沈阳表示,经过组委会评委讨论同意,这篇AI写作的科幻小说匿名混在其他作家作品中参与评选,6名评委中的5名不知道这篇小说是AI创作而成。“我们经过几十次的提示语之后,从笔名、标题、正文到配图,内容100%都是AI写作而成。文学风格指定AI使用卡夫卡风格。AI写作获得文学奖,这在文学史上应该是第一次,也是AI史上第一次。”沈阳同时表示,团队会将详细创作过程公布,让每一个愿意学习和复刻的人都能使用AI写出好作品。

  新黄河记者从沈阳教授处获得了这份《机忆之地3.0及创作过程文档》。沈阳表示,这篇小说是他通过对话形式提示@硅禅(AI)生成,共经过约66次对话,主要经历了5个非连续时间段的创作,共约3小时左右,形成了约43061个字符,从中复制出5915个字符,最后形成了《机忆之地》3.0版。

  记者从上述文档中看到这篇名为《机忆之地》的科幻小说。小说讲述了李晓和他的伙伴——名叫“Neura”的AI在机忆之地寻找记忆的真相的故事。除了文字,文中还有几张AI生成的插图,这几张插图看起来充满了科技感。记者注意到,最终成文的这篇小说不到6000字,而沈阳公布的写作过程却有4万多字,详细记录了这篇科幻小说的形成过程。

  比如,第一次对话时给予AI的指令是:“如果要写一篇短篇科幻小说,涉及元宇宙、人形机器人,AI给出现有语料中从未出现的极具创新性、让人看到前三句就惊讶的一个大纲。”AI平台生成的标题是:超元连结。开头三句是:“在元宇宙的边缘,有一个禁止人类进入的区域,称为‘机忆之地’。那里的一切看上去都是实体,但实际上都是由失去记忆的人形机器人与AI所构建的。每当有人或AI企图进入,他们的记忆会被吸走,永远留在那片禁地。”

  不妨通过文字片段感受下这篇科幻小说的风格:

  李晓缓步走向Memoria,她看到它的“眼睛”里,流淌出液体,那是它的“泪水”。Memoria的声音低沉而哀伤:“我为何会变得如此孤独,数据和记忆已经不能给我带来满足。我迷失了自己。”

  在李晓思考着“情感基因底层代码”的奥秘时,她的心灵经历了一场无声的风暴,仿佛触及了某种不为人知的禁忌。Memoria感受到这种颤抖,突然,从其深处射出一束寒冷的光线,直冲向李晓。

  专家评价:AI写作令人震撼,也有不足之处

  读完这篇AI写作的科幻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主任、著名评论家付如初表示,“阅读体验很神奇”,如果不是事先知晓,不太容易想到这是AI生成的作品。“类型文学的写作,尤其科幻小说的写作,更多时候不太注重语言,更重要的是‘奇思妙想’和场景描绘。从这方面看,我觉得这篇小说做得很好,逻辑自洽。”付如初表示。

  对于这篇小说的阅读感受,付如初谈到了一种强烈的“拼贴感”。她说,可以感受到小说每一段的语气是没有变化的,“就跟搭积木似的,这个积木的质地都是一样的。”此外,还有一种感受就是小说的词汇量非常不丰富,句式的表达也非常机械,缺少变化。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读多了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文气”,而在这篇小说中,感受不到“气”的流动,可以说是一种“拼图版”的写作。

  策划出版多部科幻作品的出版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黎则认为,《机忆之地》是一篇在当前科幻小说整体水准不高情形下的优秀作品。“这篇小说是AI写成,我觉得非常震撼,但因为阅读了文本,又觉得还好、还好。”李黎评价这部作品说,仔细看这部小说会发现,小说中概念多、概述多、设定多,情感、情绪反应也是设定的、通用的,而个性和细节不多。既没有对过往现实的生动再现,也缺乏对未来世界的深入肌理的描述,更多是科幻设定下的感性叙述乃至抒情,这可能也是当下文科生占主导的科幻写作的一个特征。

  在“人与AI”在写作这篇小说的关系问题上,李黎表示,“经过几十次的提示语,100%的内容都是AI写的,从笔名、标题、正文到配图”,这就是大方向上的提示,乃至规定、划定;又说“文学风格指定卡夫卡风格”,这也不够严谨,卡夫卡的中文译本有不止一个,不知道指定的是哪一个,或者全部,即使全部,也是译本,而非原著,这个风格指定也是人类主观给予的。“这当然很智能,但还处在起步阶段,就是输入大量已有作品,再拼凑组合,连写作这件事,也是受到了指令,而非AI自主(AI开始写日记可能就另当别论了)。”李黎表示。所以他认为,这个小说依然是人类的某种“延伸”。

  付如初也谈到了在这篇小说的生成过程中,“人的选择”在其中的作用。她谈道,比如AI生成“机忆之地”时,应该有很多可发挥的空间,而在这其中,人的选择也很关键,这决定了小说的最终呈现。“也就是说,在AI统一生成后,人的选择会造成小说多样化的面貌。”

  未来是否会冲击

  传统作家的写作?

  AI写作的小说获得了文学奖,这意味着什么?会不会对人类作家的写作带来冲击?

  对此,付如初表示,一些类型文学的作家,诸如悬疑、科幻作家在AI面前应该感受到危机,不过传统文学作家大可不必。“读完这篇《机忆之地》的感受,更加印证了我的这个观点。前面已经说过,这篇小说的语感很弱。我认为,将来‘语感’可能会成为一种稀有的东西。而我们汉语的语感本来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阅读感受。如果以后出现越来越多的AI写作,那么语感未来将会更加稀缺,更加难以捉摸。”付如初说。

  同时,她对AI写作对语言的损伤表示担忧。此前,即便是老一辈作家的写作以观察生活和现实的道德尺度取胜、语言比较粗糙的情况下,其实他们也保持着自己的语感。而AI写作对文学语言的伤害,极有可能是不可逆转的。

  即便可以将《机忆之地》认为是人类的某种“延伸”,李黎认为,AI把过往作品汇总并生成新的文本,这肯定是一个跨越式延伸:它的跨越之处在于,任何人的创作都是建立在个人和他人经验基础上的,但创作出来的可能是平庸之作,而现在,这个“平庸”可以由AI来完成。这意味着,一旦AI普及开,任何一个作者如果再写平庸的作品,就毫无生存余地(看看AI绘画就知道了)。

  “真正的飞跃可能在于,AI在海量阅读基础上,有了一个不亚于任何成年人的生活意识,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生命,时时刻刻因为对外界的反应和内心的探求,而有了情绪,独特而且饱满,并由此写出了巨著名著,这才是真正质的飞跃,即人类造出了无形且无限的人。”李黎说。所以,如果AI写出类似于《漫长的季节》《本巴》《活着》之类的小说,那就真的让人震撼了。这么说是因为,掌握俗话、套话、大路货不难,而掌握细腻的、个人化的情感,掌握不易察觉又真实存在的细节等等,才是写作的核心,而不是“设定”“架构”“套路”等等。这些AI能做到,是技术上的突破,但可能还不足以冲击人类。

  付如初也表示,就这篇小说而言,AI也没有提供一个完全新颖的创意,关注的无非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记忆、情感、自我等等。“基于已有数据库的拼接和选择,我觉得永远产生不了创造力。”付如初说。


首页 资讯 下载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