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提质增效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3-08-28 10:09:28 点击数:

  当前,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加快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作为教育中的关键一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秉持价值引领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宗旨,理应紧跟数字化变革的新趋势,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借力人工智能来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出潜能

  近年来,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势崛起,持续对教育、科技乃至人类思想行为产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关涉人的思想行为生成变化规律,并以引领人的正确思想行为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步入网络全球化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既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理念的冲击,又因为自身仍存在叙事方式及技术手段单一等局限,而面临亟待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时代问题。反观当前横空出世的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正凭借其超大数据、先进算法与强大算力等技术因素,该技术所蕴含的跨模态深度学习模型的文图对比预训、可扩散化模型及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机制,链接海量网络内容,生成模仿人类语言模式的交流对话内容,形塑着人类社会的交往形态和人的思想行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发展提供新机遇。

  第一,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减负增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性。由于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拥有强大的算法支持及万物互联的开放性特征,它可以链接、创建各类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包容的人工智能学习环境,切实增加“大思政”课堂建设的阵地资源;同时通过人机交互对话实现了学习进程中的即时反馈,在加深学生体验感的基础上,拓展其认知范围和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采用“投喂式”和“说教灌输式”所构建的单向话语机制,并助益于学生与思政教学内容的共情。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可实现生成教学计划、推荐文献、提供图片影像及编写代码的高效整合,为思政课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便利条件及参考案例。这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师从繁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中,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效率。

  第二,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化了生活化传播,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召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本质上在于通过“说理”的方式来引导和形塑受众的价值理念,而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借由大规模语言模型与人进行多轮对话,实现与受众之间有关议题的互动,并借助算法化的信息推送及超强动态感知能力为受众提供符合人类语法规则与语义习惯的个性化答案,以“知其所想”“投其所好”的话语供给模式迎合受众的话语期待;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链接和承载海量的网络信息,随着其应用场景的扩展,现实与虚拟、在场与离场等传统二元社会结构的边界渐次被打破,人类情感陪伴和社交支持的需求得以满足,日常生活成为多种思想价值理念彰显其权力属性的重要场域。对此,依托可扩散化模型的双向可逆通道,生成式人工智能常以遍及“生活世界”的信息有效连接了“原子化”的网络个体,引导其在日常行为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召,将学生用户置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场景中,在拟态环境下满足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需求与价值期待。这也使得青年学生原本碎片化的意见表达重而聚焦于可调适、可建构的网络空间内,并借由网络流行符号与生活常识在此群体中传递教育理念,促进智能技术迭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价值共意的生成与聚拢,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扩散度和感召力。

  第三,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教育过程的精准化,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依托数据支持、算法推送、人机交互和深度学习等手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过往那种经验性、预判性和“大水漫灌”式的教育方式,而成为一种可计算、可测度、可预测且高度个性化的教育实践:一方面,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情感、行为和活动场景等因素皆实现数据化,也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环节、步骤及效果都可借由智能技术实现数据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发现教育的亮点、痛点与规律,预测未来走势,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供给、教学方案调整与决策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精准感知学生实际需求,锁定各类青年群体建构精确的数字画像,即可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模型、行为习惯等方面建立数学模型,掌握该教育对象的一般习性与特殊需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供给侧与学生学习需求侧的精准对接与动态平衡,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准施教、精确评估与科学决策。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风险及其治理策略

  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使之呈现出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新样态。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看到:技术实用主义盛行下智能产品工具理性大有扩张之势,而形成对价值理性的僭越,这容易引致信息茧房、技术依赖与数字霸权等一连串问题,并带来价值判断丧失、学术诚信缺失与人文关怀迷失等伦理困境。尤其是类ChatGPT产品所存在的算法黑箱与责任圈囿等技术缺陷,也容易引发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因此,应从协同治理的视野出发,构建一套彰显数字正义、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风险治理策略,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与创新。

  首先,加强价值引领,用价值逻辑统合技术逻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当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与目标需求来选配智能技术,在此前提下,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为内核,摸清类ChatGPT产品话语生产规律特点及其算法规则,积极运用智能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与结构。在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注重价值理性的先导性,以价值的内在铸魂规制技术逻辑,确保智能迭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在获取技术赋权的同时,确立以人为尺度,让技术形塑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守铸魂育人的初心,并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其次,加强科技伦理,以制度规范思政主体的科技行为。结合我国高校智能应用境况与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及早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与伦理指南,重点围绕明确科技伦理原则、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与机制保障、加强科技伦理审查与监管及强化科技伦理教宣等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其中,强化对人工智能的审查机制是关键,应出台相关法律理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链接不同数据库及其使用的版权问题;同时,辅以构建数据安全治理平台,对该算法模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数字风险感知和数据共享,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把握数据安全,及善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与道德指南。

  再次,加强数字素养,营造和谐的数字媒介环境。应广泛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数字获取、数字交流、数字资源、数字赋权及智慧课堂等数字素养提升系列培训,推广数字技能与人文社会科学等交叉学科的知识普及;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关智能应用技能、价值理性与安全责任意识的教育引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的智能化适应力、胜任力与创造力,逐步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数字媒介生态,从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从中作出合乎教育效益、技术效能和道德伦理的决策与规划。

  最后,加强技术攻关,构建中国式智能技术系统。面对西方技术霸权与高新技术围堵,我国应当加快“卡脖子”技术产品攻关,打造符合中国文化语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规范思想政治工作的数据汇聚与安全共享;同时,用符合我国国情的话语体系和语料库来规制算法运行,让算法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规避类ChatGPT产品潜在的意识形态风险,并逐步建构中国式的智能技术生态,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随着ChatGPT、new bing、文心一言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相继问世,相关产品以快速进化与激烈竞逐之势,扩展出越发强劲的功能,对人类思想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并推动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朝着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变革。基于智能技术的“双刃剑”效应,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前景,既内蕴其技术优势所赋予的突出效能,也存在伴随技术实用主义与技术缺陷而来的风险挑战。

  因此,我们应在明晰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成式人工智能互嵌耦合机理的前提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智能技术中的统摄地位,注重从价值内在铸魂来统合智能技术的外形塑造,同时从价值引领、角色关系互构、制度供给、素养培育等层面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治理模式,推动智能技术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与规范性建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Tag: AI教育 人工智能 生成式AI
首页 资讯 AI写作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