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慧农业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5-01-22 16:20:19 点击数:

根据《2025-2030年中国AI+智慧农业行业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AI+智慧农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决策、生产、流通交易等深度融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与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对人、机、物等的全面连接,一方面对农业生产进行全流程跟踪式监测、管理,以数据驱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实现更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农业产品的种、管、采收、储存、加工等;另一方面打通供需连接渠道,打造快速、高效、精准的农业产销生态系统,重塑农业与消费者之间双向互动关系,构建起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生产和服务体系。

AI+智慧农业不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的简单应用,而是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它既是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具象化、系统化呈现,同时也是一种新业态、新产业,将重塑生产形态、供应链和产业链,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等方面蕴含着巨大潜力。

AI+智慧农业的行业范围较广,涵盖了多个领域,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环节、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机械与装备、农业气象与灾害预警以及农业市场与销售领域。

农业生产环节领域中,精准种植方面,通过土壤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收集数据,利用AI技术分析土壤肥力、湿度、温度以及气象等信息,实现精准施肥、灌溉、播种等,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例如,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需求,精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方面,通过借助摄像头、无人机等设备获取农田图像和数据,AI模型可以识别病虫害的早期迹象,提前预警并提供防治方案,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害,减少农药的使用。作物生长监测与评估方面,通过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对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包括作物的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以及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健康状况,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生产管理领域中,生产决策支持方面,基于大数据分析和AI预测模型,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生产决策支持,如种植品种选择、种植面积规划、收获时间预测等,帮助生产者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经济效益。资源管理与调配方面,通过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资源,如劳动力、农机具、灌溉设备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和调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例如,根据农田作业需求和农机具的位置、状态,合理调度农机具进行作业。农产品质量追溯方面,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结合AI的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追溯和质量监控,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农业机械与装备领域中,智能农机方面,通过开发和应用具有自动驾驶、自动作业、故障诊断等功能的智能农机装备,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力强度。农机调度与管理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和AI算法,实现对农机具的远程监控、调度和管理,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农业气象与灾害预警领域中,气象预测与分析方面,通过利用气象卫星数据、地面气象站数据等,结合AI技术,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精准的气象服务,帮助农民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灾害预警与防范方面,通过对气象、病虫害、土壤等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建立灾害预警模型,提前预测和预警自然灾害、病虫害爆发等风险,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农业市场与销售领域中,市场需求预测方面,通过分析农产品市场数据、消费者行为数据等,利用AI预测模型预测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帮助农业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提高市场竞争力。农产品营销与推广方面,通过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利用AI技术进行农产品的精准营销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例如,通过用户画像和推荐算法,向潜在消费者推荐适合的农产品。

全球范围内,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对AI+智慧农业领域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政府部门通过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提供产业补贴以及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积极引导和扶持智慧农业的发展。例如,欧盟推出的“地平线2020”计划,将农业数字化作为重点资助领域,大力推动AI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项目建设。企业层面,无论是传统农业巨头如孟山都、先正达,还是新兴科技企业如微软、IBM等,都纷纷加大在智慧农业领域的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据BIS Research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期间,全球AI+智慧农业领域硬件系统市场规模达146.4亿美元,软件市场规模达23.43亿美元,服务市场规模达33亿美元。

图:2020-2029年全球AI+智慧农业市场规模情况

随着全球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新兴经济体在AI+智慧农业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庞大的农业产业基础和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强劲的动力。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主体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需求极为迫切,积极采用智慧农业技术与解决方案,推动了本国智慧农业市场的快速增长。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本土智慧农业企业逐渐崛起,与国际企业展开合作与竞争,共同推动全球智慧农业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预计至2029年底,全球AI+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可达465亿美元。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数字化稳步推进。根据中国信通院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全国安装北斗终端农机超220万台(套),植保无人机总量近20万架,年作业面积突破21亿亩次,作业效率和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数商兴农”成效显著。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较2019年的1.70万亿元实现了年均10.01%的增长。2019—2023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交易总额比重从21.1%稳步提升至25.2%。

图:2019-2023年中国AI+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我国在AI+智慧农业领域基本形成一套从中央顶层设计到地方落实执行,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技术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的完整政策体系,而且从长期的角度来看,AI+智慧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与土地矛盾的重要路径,根据国家战略规划,我国2025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例要从2021年的7.3%达到15%,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由于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加之财政投入不断增加,AI+智慧农业快速发展,未来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AI+智慧农业市场规模约为940亿元,同比增8.2%。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5.5%。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我国AI+智慧农业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首页 资讯 AI写作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