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宁高宁:曾执掌四家世界500强央企,最难的是换掉自己提拔的人

作者:13728822601 更新时间2024-11-23 18:26:36 点击数:

2024年,宁高宁去公园买票,售票员看着他说,你不用买票,你就直接进吧。宁高宁一惊,过了60岁竟然公园都免票了,人生的一个循环就过来了。
退休之后,没有了外界附加的title,反而更加的回归自我,回归人的本质。
1986年,宁高宁从美国匹兹堡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香港,进入华润从基层做起。1999年41岁的宁高宁被任命为华润集团总经理,到2005年离任时,华润集团不仅实现了资产、营收和利润的跨越式增长,而且完成了从贸易到实业的根本性转型。此后,他把中粮、中国中化、中国化工也带到了世界500强的高度,被称为“中国的红色摩根”。
他有一个“老虎论”, “大猫非猫,猫大成虎,一只虎的力量远超过26只猫。”通过并购重组,把企业做大做强,进入多元化的领域。
2005年他到中粮,把“中粮中层管理干部大会”改为“中粮经理人年会”,在国企体制内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他认为“人是管理的全部”。这很接近德鲁克管理学的本质——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效率。
2016年他转任中化,操刀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两化合并”,并提出“科学至上”,将中化从一家贸易型企业彻底转型为科学技术驱动的创新型企业。他说中化有着更巨大的发展潜力,因为化学是创造新物质的学问,创造才是生命之最。
宁高宁和腾讯新闻《创变者》说,他正在写作,再次系统性地回顾和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没有框子的束缚下把过去的事重新反思一遍,你会觉得过去什么都没搞懂,那时候怎么会这么想?”
“时间点不一样,视角不一样,可能答案都不一样。” 宁高宁说。
近日,腾讯新闻《创变者》栏目就其过去的经历、大公司治理、如何用人、AI等热点话题对话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先生。
图片
以下为对话实录:
“人生循环的提醒,竟然是公园售票员告诉我的”
腾讯新闻《创变者》:刘慈欣在《三体》中有一句话说:“60岁和16岁都是最好的年纪,因为60岁已经没有四五十岁的负担,七八十岁的迟缓和衰老还没有来临,所以像16岁一样美好。”2022年你退休的时候写了首诗《老了的美好》,你现在有16岁的感觉吗?
宁高宁:事实上,我觉得还是不一样的,因为思想是不一样的,内容是不一样的。60岁可能会经验多,会有很丰富的经历,我觉得比16岁轻松,可能要更好一点。
腾讯新闻《创变者》:比16岁还好?
宁高宁:那肯定啊,我觉得那是最宝贵的、最好的时光。那天我去公园、去买票。售票员说你不用买票,你就直接进,说是过60岁就直接进了。我跟我老婆讲,一个循环就过来了。这个循环的提醒,竟然是一个公园的售票员告诉我的。我还是觉得很震撼、很感慨的。
你有时会把过去的经历,过去的思考也好,过去的错误也好,过去的人也好,你会发呆似的重新、没办法停止地去想一遍,会想得笑起来。
在一个没有负担、比较轻松,也没有框子的情况下把过去的事重新反思一遍。你会觉得过去什么都没搞懂,没搞懂怎么还搞过来了?那时候怎么会这么想?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美妙的时刻。
腾讯新闻《创变者》:我看有些人60岁又重新出发,比如像王石、李小加等他们又重新开始创业,你有没有也规划自己的第二人生呢?
宁高宁:我知道,我和他们都挺熟的,但实际上我不会再去做一些商业性的东西了。我觉得如果重新出发的话,那不是又重复了嘛。人最主要的还是去尝试新的,或者是去创造一个东西。我还是希望能够再把这种经历的东西、思考系统地写下来。
从你年龄的理解能力和对生活的联系程度,感受会不一样。因为角度不一样,可能答案都不一样。
腾讯新闻《创变者》:我看到有一些企业家60岁之后,还能挑战自己,去尝试新东西,还能给人惊喜。以前可能有外面强加给你的title,其实到60岁的时候更加回归自我,暴露自我?
宁高宁:就是少了一些原来的组织、原来的社会、原来的工作环境给你的压力吧,也不能完全摆脱,但是会少一些,然后你可能会有一个新的思维的方法。有的人可能到80岁还保持这种童心、好奇心,和不断的去学习新东西,不断的去否定自己,或者是不断的去把自己过去做的事情有一个重新认识,这还是很有意思,我觉得是最美妙的一种享受。
惊险时刻:亚洲金融危机,“华润被挤兑”
腾讯新闻《创变者》:你的职业生涯,正好覆盖了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40年。1978年,那时候中国的GDP是380多,到现在是8.5万,40年涨了200多倍。你能不能分享几件对你触动特别大的事?
宁高宁:这个就很多了。比方说恢复高考改变了我们整个一代人、一个国家,一直到今天。这个对我们实在太重要了。
我是在1986年到了中国香港,到了华润,那时候的深圳还是个很小的地方。
那时候比方说外汇券,都是我们那代人当时经历过的东西。
比方说在公司层面,公司第一次去做上市。华润集团早期就因为有人去买股票被处分过的,现在竟然自己也要去上市,你说这个差别有多大?
腾讯新闻《创变者》:你经历过很多经济危机,比如说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到2003年世界互联网泡沫的破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有没有经历过一些惊险时刻?
宁高宁: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中国香港也比较厉害。那个时候华润在香港的投资也很大,房地产当时跌了60%。卖了楼花了,人家退订了、不买了,打官司了,公司财务现金流有问题了。当时华润银行被挤兑了,就是各类财务的压力,不单单是公司盈利发展的问题,还有市场的变化的问题。
但还没有到致命的时候。因为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在里面。但实际上对业务、对战略、对财务的冲击还是很大的。从公司来讲,一直是面对所谓对危机的布局的,会觉得这个危机实际上差不多十年左右就会来一次的。
腾讯新闻《创变者》:你觉得它的本质是什么?
宁高宁:本质是一个货币问题,是个金融问题。因为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前,就是在70年代之前的时候,危机是生产型的,比方说生产产品过剩了,牛奶要倒到河里去了,当时我们讲1933年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牛奶倾倒。
后来我们不讲经济危机或生产危机了,我们只讲金融危机了。为什么?因为美元和黄金脱钩以后,就是这个货币的发行就变成了中央银行的事情了。货币发行了,刺激了,而生产力没有随之提高,它就一定会带来货币供应量的过剩,它就会带来所谓资产的泡沫。这个资产泡沫慢慢升值以后,越来越带来资产的成本。
再加上国际化的商品流动、货币转换就更复杂了。但是本质还是一样的,本质还是所谓金融手段的产品脱离了金本位以后,它(危机)变成了容易扩大的东西。几次金融危机全是这样的。我们上学的时候是经济危机,现在叫金融危机了,几乎没有人叫经济危机了。
腾讯新闻《创变者》:以前做公司的时候有没有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因为什么事让你睡不着?
宁高宁:少,有那么一两次,比如说1998年,在中国香港,刚才说灏景湾,房子卖了,价钱跌了,跌了一半。买楼的人有一个工程师,说你这个楼地基有问题,他是不想买这个房子了。但他说地基有问题,说地基没有打到岩石,这个楼将来会斜。香港当时(相关管理部门)叫屋宇署,他们找到屋宇署去闹。
那个时候一天到晚上,屋宇署测桩,几乎在香港电视直播,过几分钟就来一个新闻,测得怎么样了。他在一公里以外把钻头打下去,带镜头的钻头,一直打到那个桩,探测这个楼,60几根桩,是不是打到岩石了,香港一定要打到岩石,海底下就是岩石。我们就等着,那一晚上确实没睡着觉,很紧张,如果没有打到岩石,问题就大了,那个楼已经卖掉了。
到现在过了30多年了,那个楼还好好的。
腾讯新闻《创变者》:你带的几家企业都是大央企,它像一艘轮船一样,有规模化优势,遇到危机的时候,有致命的时刻吗?
宁高宁:我觉得这也是多元化企业的一个好处,它应该没有致命的时刻,但也有比较紧张的时候,资金比较紧张,或者整个市场本身的波动,让你很难去应付,也有这种时刻。但是刚才我前面讲了,实际上从一个多元化的企业会有不同资产的组合,有波动性比较强、风险性比较高的,也有收益性低一点但比较稳定的,它就变成一个组合。
过去的时候,有理论讲多元化经营,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现在这个理论已经不被认可了,现在讲要专业化经营,所谓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把篮子看好。
腾讯新闻《创变者》:专注,极致。
“冒险和探索精神,比一辈子赚钱重要”
腾讯新闻《创变者》:你经历过很多的科技时刻,以前有一句话说,“没有人类史,只有科技史”。每一次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是一个科技的历史时刻。比如说互联网元年、iPhone时刻、AI元年等。哪个时刻让你清晰看到了这个时刻来临时候的历史方向?
宁高宁:比如AI会根本改变商业文明基本的原则吗?我目前也看不太清楚。实际上,我觉得当你应对变化的时候,你必须坚守这些商业的基本原则。为什么一个巧克力糖果卖了50年,它还是市场份额第一?我觉得这里面变与不变之间,还是有一个度的。用变化的技术和能力,来服务不变的一种目标和原则,可能这是我们应该遵循的。
腾讯新闻《创变者》:你觉得这个做了50年的糖果店它坚守了什么商业原则呢?
宁高宁:很简单,质量第一、客户第一,成本又低,东西又好,就是又好吃又便宜。因为它的专业,它的技术,它的用心做到这一点了。食品也是一样,食品分三个维度,一个是口感,一个是成本,一个是营养,三个有一项就赢了,要做到两项就不得了了,要是三项都有的话,就世界无敌了。那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商业的基本原则。
这个基本原则是根本性的东西,这个东西不是什么高科技、奇妙的东西,它就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也是一个商业文明、中国企业进步的过程。
腾讯新闻《创变者》:说到商业文明,包括契约精神吧?在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的时候,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很多企业做法可能是超越规则的,但当一个市场规则相对稳定,有规范的时候,其实企业是应该坚持这种契约精神的?
宁高宁:契约精神是其中之一吧,作为契约精神就是你说话要算数,签合同要算数,这个都是商业文明里面最基础的东西。不管你是做高科技的也好,是低科技的也好,我觉得这是基本的东西。
腾讯新闻《创变者》:美国“七姐妹”公司——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特斯拉、英伟达,他们的总市值是90多万亿,A股所有公司的市值也是90多万亿。我们的好公司怎么成长起来呢?
宁高宁:中国和美国公司市值的差别,可能就在技术公司。中国的改革开放才40来年的时间,那么中国人搞公司也就几十年,不可能马上就追上他。但是呢,中国如果提供一个土壤环境,在生产关系上做调整,使得这种创新性的公司更有这个土壤,包括政策性的支持,金融性的支持,也包括理念和价值观的支持,和代表一种社会发展方向的一种支持。这样的话才会慢慢培育起好的公司。
这就是一个过程吧。实际上全世界只有一个硅谷,它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人文国度、制度、人种和金融环境配合出来的。他们的市盈率都在几十倍以上,都在30倍到50倍之间吧。那我们市盈率在10倍之间,同样差不多的公司,成长性也不差的公司,但是市盈率很低,那么它就变成市值就小了。我们国家要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领导一些人类技术进步的话,那我觉得还是还需要很大努力的。
腾讯新闻《创变者》:思维上的突破是什么?
宁高宁:那天我在北大,春天了嘛,我说你们中有多少人,有兴趣去发现在北京某个树上有一个小昆虫是过去没有的?这东西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探索的问题。可能有人认为,我要发现那个过去没有被发现的小昆虫,或者我探索了一个东西出来,比这一辈子赚钱还重要。可能我们更需要这种冒险和探索的精神,就是在这个所谓荣华富贵以外,还能不能找到一种新的价值观,一种新的自我实现的路径。
腾讯新闻《创变者》:所以他的目的,有时候决定了他的境界,这个境界又决定了这个企业能做多大或者走多远?
宁高宁:这种探索精神吧,冒险的探索精神,这是企业家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冒险和探索的精神。可能不计短期的一个金钱回报的精神,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的。
“董事长只是一个角色”
腾讯新闻《创变者》:你带了四家央企,每当离开一家的时候,公司仍然在高水平上运转。你留给这家企业的是什么?
宁高宁: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一个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团队的一种共识吧。第二个也有管理本身的一些原则,这也是我到现在没太想通的一点,(我离开后)这个组织怎么还在发酵,还在往前走。过了十几年以后,远远超出当时我的想象,他们的热情不减,动力不减,我相信还是在当时形成的一个这样的原则。这个东西呢,被大家接受了,而且也受益了。
腾讯新闻《创变者》:怎么描述这个原则?
宁高宁:就是市场化、人性化、公平公正,与人为善,出于公心,专业化做事、高境界做人。
腾讯新闻《创变者》:这个可以叫公司的一个恒定性法则吗?就像以前亚马逊的贝索斯说过,说每天都有很多人问我,未来五年到十年变化的是什么,但是很少有人问我不变的是什么。
宁高宁:对,我们这个基本的原则适用于任何的人,而且适用于任何的场合。
腾讯新闻《创变者》:你带的四个大公司:华润、中粮、中国中化、中国化工,它的业务条线都非常庞杂,然后又有非常多的子公司,面对的事千头万绪,每天你要抓的最主要的几件事是什么?
宁高宁:我可以说很忙,因为脑子没有放下来;我也可以说没那么忙,因为我不需要每个地方都要去。但是你主要抓什么东西?董事长只是个角色,大部分的东西不是我一个人抓的。中化有人给我讲,他们说我看宁总也不忙,他也不纠结,说他挺潇洒的。我说这就是我追求的境界。为什么呢?从我自己来讲,必须把握这个公司大的战略、文化、组织结构、评价体系。公司的文化和队伍呢,他自己就变得比较成熟了。
腾讯新闻《创变者》:不需要你在一些会上?
宁高宁:我有一张照片,很有意思,就是中化开会以后,开了三天三夜,讨论了两化合并,完了之后大家说照张相。我一看人还没来齐,就回去酒店换身衣服,等我回来他们照完了。他们说董事长不在啊,没看到他,没注意。他们不会有人在意不在意我照这张相的。
腾讯新闻《创变者》:甚至他们知道你不会介意?
宁高宁:我反而很高兴,我觉得他们不需要我的。后来等我跑过来,他们说董事长来了咱们再照一个,很快照完就散了。你看到那个相,我也不是站在前面,也不是站在中间,我是站在侧面、背后,我在最后招个手照了一张。后来他们老拿这张照片开玩笑,说不知道我在哪。
实际上就是你在团队里面的作用,你只扮演了你一个角色的作用,它只是在最需要一个最核心角色的时候,你要发言的,这是个责任。中国的企业里面,可能也是需要这么慢慢去做调整的。因为中国基本上是官本位制度比较多,那董事长不得了,就是他说了算,公司所有人都围着他。他不光在公司说了算,在哪都是他最大。那么你要做一个创新与活力的组织的话,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
“最难的就是把你提拔的人再换掉”
腾讯新闻《创变者》:你经常提到过人感,它像个玄学,人感是直觉吗,你见人第一面用人感的话,如果这个人你用了两三年,还能用人感评判这个人合适不合适吗?
宁高宁:这个不是玄学,我觉着这是一个判断力吧。人感,就是说选人,你对人有感觉,你对别人的感受有感觉,你对这个人的预期有感觉,你对他的特点和潜力有感觉,而这个感觉呢,不能要太多的时间。
另外,如果接触两三年了,还有没有感觉?有。领导人反过来要带动别人,你还要感人,要感动人、感化人、感召人来和你一起走。领导力,所谓董事长也好,总经理也好,哪怕一个小经理都是一样的,要有领导力。有人说这个领导力主要就是讲战略、眼界、前瞻性、承担责任。当然,又有组织,又有前瞻,又承担责任那是最好了。
我之所以说这个事情,因为我犯过很多错误。
腾讯新闻《创变者》:你能说说这些错误吗?
宁高宁:那太多了。比方说在中粮的时候有好多次,时间长了,因为有些人他们还在,我就不说具体名字了。你觉得他做得很好,做得好以后你就提拔他,提拔到一个位置,就做得不好了。你没判断好他当时做得好是为什么。开始我认为他有潜力嘛。那不行,再换。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就是你把你提拔的人再换掉。
腾讯新闻《创变者》:就是预判这个人能把事做成,他的成长还要有稳定性,持续性?
宁高宁:对人的预期,预判,是那种比较爱探索、爱学习,比较有热情,比较团结大家的这种人,他还要很执着,有着这种特质的人。
腾讯新闻《创变者》:你的管理体系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是管理的全部”,这一条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怎么理解呢?
宁高宁:这个“人就是管理的全部”,实际是到了中粮以后才说的,这个话说了以后呢,可能北大人力资源的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就把这句话写到课本的封面上去了。为什么“人是管理资源的全部”呢?所有的管理都是人。说到财务,说到战略,说到产品啊,那都是从组织开始的,我们都假设有组织的。
你看德鲁克的管理学,他讲的就是人,他没讲别的,他基本就是讲组织、讲人,讲那个体系,讲那个创造、创新,那么基本上是人的积极性、效率和创造性。
用ChatGPT各种版本搜索“战略”
腾讯新闻《创变者》:我看你非常乐意去尝试新东西,也用ChatGPT。你会搜战略吗?如果他给你一个答案,你会认同它吗?
宁高宁:我搜过很多次,各种版本都搜过“战略”这两个字。我说战略和执行应该怎么来做?就等了很长时间。它说这个太烧脑了,说我只能回答两千字、一千字以内的问题,这个问题回答不了。
因为它是生成式的。如果它告诉我战略没有用,或者说战略应该怎么来做和别人说的不一样,我觉得这个AI有想法了。
腾讯新闻《创变者》:我觉得AI发展到更高的阶段,AI会成为一切的入口。比如你对着手机说一句:我下周四要去上海参加一个商务会议。给它一个语音指令,它就像一个私人秘书一样安排好一切。
宁高宁:有可能,对,能做最佳的安排,我相信这个是需要时间的,就像一个自动驾驶一样,它不是车的问题,它是路的问题。比如现在这个路,自动驾驶就驾驶不了,我相信这是个难处吧,反正这个探索很好。


首页 资讯 AI写作 我的